温馨提示:
宗富动态NEWS
联系我们

蒲 强 159 2866 6163(微信同号)
李 强 159 8231 6191(微信同号)

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桃树苗九大缺素症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点击数:   录入时间:2017年9月21日

桃树苗九大缺素症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一、桃树苗缺氮症

氮是合成植物体内氨基酸的重要元素,也是核酸、磷酸、叶绿素、多种维生素的主组成部分。所以,氮是植物生长不可缺乏的物质。果园缺氮,常引起桃树苗果树生理失调,形成缺氮症。

桃树缺氮,有时叶脉间呈现紫红色斑块

桃树缺氮,叶色褪淡而黄化,叶变小

(一)症状

1、土壤缺氮会使全株叶片变浅绿色至黄色。土壤氮的供给如受到限制,植株将大部分氮重新分配,从老叶转移到新的组织,其结果是成熟的叶或近乎成熟的叶从浓绿色变为黄绿色,黄的程度逐渐加深,叶柄和叶脉则变红。此时,新梢的直线生长受到阻碍,叶面积减少,枝条和叶片相对变硬。

2、如缺氮过于严重,则在1-3周内,大的叶脉之间的叶肉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点。在后期,许多红色斑点发展成为坏死斑。叶片逐渐形成离层而脱落,从当年生长新梢的基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3、新梢顶端,生长短,花芽多,座果率大大减少。在严重缺氮时,整个新梢短且细,花芽较正常株少,叶片也小,为浅绿色,颇似缺钾的树。但是缺钾时,顶梢较细,节间长。叶肉红色斑点是缺氮的特征。

4、含氮低的植株,其果实早熟,上色好。离核桃的果肉风味淡,含纤维多。果面不够丰满,果肉向果心紧靠。

(二)发生条件

1、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缺肥和杂草多的果园易表现缺氮症。

2、在砂质土生长的幼树,生长期遇大雨时,几天内即表现缺氮症。一般叶片含氮量在2.5-2.6%即表现缺氮。

(三)防治方法

1、一般施用氮素化肥,如尿素、硫铵、碳酸氢铵等,缺氮症状就会消失,一般正常施肥的果园,不易发生缺氮症。

2、在雨季和秋梢迅速生长期,树体需要大量氮素,而此时土壤中氮素很易流失,可在树冠喷施0.5%尿素溶液。

二、桃树苗缺磷症

(一)症状 初期全株叶片呈深绿色,常被误认为施氮过多,若此时温度较低,可见叶柄或叶背的叶脉呈红褐色或紫色,随后叶片正面呈红褐色。

桃树缺磷,枝叶少,下位叶常呈紫红色。

(二)诊断指标 7-8月新梢中部叶片磷含量低于0.1%时,即缺磷。

(三)发生条件

1、土壤本身含全磷量在0.1%、速效磷平均在10ppm以下。

2、碱性土壤中含石灰质多,磷被固定,不能被果树吸收。

3、偏施氮肥,施磷过少。

(四)防治方法

1、基施有机肥、无机磷肥或含磷复合肥。

2、生长期叶在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也可喷1-3%过磷酸钙水溶澄清液或0.6-1.0%磷酸铵水溶液。

三、桃树苗缺钾症

果树对钾素需要量和氮相近,但果园中施钾肥远比氮素少。桃树缺钾症比苹果树出现得早。

桃树缺钾叶尖叶缘黄化焦枯、叶片皱缩、卷曲。

(一)症状

1、缺钾症状的特征是叶片向上卷,夏天中期以后叶变浅绿色,后来从底叶到顶叶逐渐严重。严重缺钾时,老叶主脉附近皱缩,叶缘或近叶缘处出现坏死,形成不规则边缘和穿孔。

2、随着叶片症状的出现,新梢变细、花芽减少,果型小并早落。

(二)发生条件

1、在细砂土、酸性土以及有机质少的土壤上,易表现缺钾症。在砂质土中施石灰过多,可降低钾的可给性,在轻度缺钾的土壤中施氮肥时,刺激果树生长,更易表现缺钾症。

2、果树缺钾,容易遭受冻害或旱害,但施钾肥后,常引起缺镁症。钾肥过多,会引起缺硼。结果过多时,叶片中钾的含量降低。7月初,叶的钾含量低于1%时,即可见到缺钾症状。

(三)防治方法 果园中缺钾,除土壤中含钾量少外,其他元素缺乏或相互作用,也能引起缺钾。为避免缺钾,应增施有机肥,如土肥或草秸。

1、果园缺钾时,于6-7月可追施草木灰、氯化钾或硫酸钾等化肥,树体内钾素含量很快增高,叶片和果实都可能恢复正常。

2、根据树龄大小,每株树施氯化钾0.45-2.7公斤。

四、桃树苗缺锰症

有微量锰存在时,植株呼吸过程增强,对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起很大作用。

桃子缺锰上部叶脉间黄化现象。

(一)症状 主脉和中脉邻近组织绿色,叶脉间和叶缘组织褪绿。叶片长大前一般不会出现褪绿。随着生长季节的进程,老叶的色泽变得更深。只在极为严重的情况下新梢生长才矮化,叶片才呈现坏死斑点和穿孔。缺锌和缺锰同时发生不产生典型症状,缺铁和缺锰的情况也相同。在矫正缺锌或缺铁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典型的缺锰症状。缺少锰、锌和铁等复合元素或更多的元素不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症状不能作为有效诊断。

(二)发生条件 土壤中的锰是以各种形态存在的,在有腐殖质和水时,呈还原型可给态;土壤为碱性时,使锰成不溶解态,易表现缺锰症。土壤为强酸性时,常由于锰含量过多,可造成果树中毒。春季干旱,易发生缺锰症。从叶片的分析可清楚地知道桃树缺锰情况,夏天干叶临界值为15-20ppm。

(三)防治方法 叶片生长期可在树冠喷布0.3%硫酸锰溶液。

五、桃树缺铁症

桃树缺铁症又称黄叶病、白叶病、褪绿病等,我国各桃产区都有发生,在盐碱土或钙质土的果区更为常见,有些果园表现严重。

桃子缺铁严重时,新叶白化,且有枯死斑。

(一)症状 缺铁症主要表现在新梢的幼嫩叶片上。开始叶肉先变黄,而叶脉两侧仍保持绿色,致使叶面呈绿色网纹状失绿。随病势发展,叶片失绿程度加重,出现整叶变为白色,叶缘枯焦,引起落叶。严重缺铁时,新梢顶端枯死。病树所结的果实仍为绿色。由于铁元素在植物体内难以转移,所以缺铁症状多从新梢顶端的幼嫩叶开始表现。

(二)病因 铁对叶绿素的合成有催化作用,铁又是构成呼吸酶的成分之一。缺铁时,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植物表现褪绿、黄化甚至白化。

(三)发生条件

1、从土壤的含铁量来说,一般果园土壤并不缺铁,但是在盐碱较重的土壤中,可溶性的二价铁转化为不可溶的三价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使果树表现缺铁。可以说,一切加重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因素,都能加重缺铁症状的表现。

2、干旱时地上水蒸发盐分向土壤表层集中;地下水位高的洼地,盐分随地下水积于地表。

3、土质粘重、排水不良,不利于盐分随灌溉水向下层淋洗等,黄叶病都易发生。

(四)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释放被固定的铁元素,是防治缺铁症的根本性措施,适当补充可溶性铁,可以治疗病症树。 (1)改土治碱: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释放被固定的铁。改土治碱的措施,如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渗沙改粘、增加土壤透水性等,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措施。

(2)适当补充铁素:为挽救重病树,可以用各种方法补充可溶性铁。 2、发芽前枝干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或者硫酸亚铁:硫酸铜:生石灰:水=1:1:2.5:360混合液,有控制病情的作用,但不能持久。

3、在土壤中施用螯合铁(乙二胺四乙酸合铁),治疗黄叶病的效果比较明显。

4、在果树发芽前,用硫酸亚铁30-50倍液浸泡刻伤的侧根,每株灌施药液100公斤;也可用罐头瓶装入硫酸亚铁250倍液0.5公斤,每一方向找出0.5厘米长的根插入瓶中,,每株树用6个瓶。瓶口向下,埋入土中,待根部吸收24小时后,把瓶取出。此法省药,见效快。

5、发芽前树干注射硫酸亚铁或柠檬酸铁1000-2000倍液。有的注射硫酸亚铁200倍液加硫酸锌200倍液。注射法在使用不当时,易发生药害,应小心试用。

六、桃树缺锌症

锌与植物的生长素及叶绿素形成有关。果树对锌的需要量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越强,果树对锌的需要量越多,在同一株树上,可以发现阳面叶片的缺锌症状比阴面更为明显。

桃树缺锌叶小且簇生

(一)症状

1、早春新梢顶端生长的叶较正常的小。新梢节间短,顶端叶片挤在一起呈簇状,形成一种病态,也称为小叶病。在初期阶段,叶脉间呈现不规则的黄色或褪绿部位,这些隔离的褪绿部位逐渐融合成黄色伸长带,从靠近中脉至叶缘,在叶缘形成连续的褪绿边缘。

2、多数叶片沿着叶脉和围绕黄色部位有较宽的绿色部分,和缺锰症相比就可看出不同,在夏梢顶端的叶片乳黄色,甚至沿着叶脉也只有很少的绿色部位。在这些褪绿部位有时出现红色或紫色污斑,后来枯死并脱落,形成空洞。

3、缺锌的树结的果果形小、果形不整。在大枝顶端的果显得果形小而扁。成熟的桃果多破裂。

4、在一棵树上,叶和果实症状会只出现在一个大枝或数个大枝上,而树的其余部分看起来似乎是健康的。

(二)发生条件

1、沙地果园土壤瘠薄,含锌量少;透水性好,可溶性锌盐易流失,所以发病较重;灌水过多,可溶性锌盐也易流失。

2、施化肥特别是氮肥过多,果树需锌量增加,所以间作蔬菜的果园往往发病重;盐碱地由于pH值较高,锌易被固定,不易被根系吸收,发病也重。

3、土壤粘重,活土层浅,根系发育不良者,也易出现缺锌症。

(三)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可以降低土壤pH值,增加锌盐的溶解度,便于果树吸收利用。

2、补充锌元素:发芽前树上喷施3-5%的硫酸锌或发芽初喷施1%的硫酸锌溶液,当年效果比较明显。发芽前或初发芽时,在有病枝头上涂抹1-2%的硫酸锌溶液,可促进新梢生长。新近的研究证明,花后三星期喷0.2%硫酸锌加0.3%尿素或300PPm环烷酸锌,对减轻病害有明显效果,连续两年,病枝恢复率可达97%,产量增长16-20%。结合春、秋施基肥,每株成树(15年生左右)加施硫酸锌0.25-0.5公斤,施后第二年显效,并可持续3-5年。

3、改良土壤:对盐碱地、粘土地、沙地等土壤条件不良的果园,应该采用生物措施或工程措施改良土壤,释放被固定的锌元素,创造有利于根系发育的良好条件,可从根本上解决缺锌症问题。

七、桃树缺钙症

钙是植物组成细胞壁胞间层的重要元素。较老的组织中含量很多,不易转移,不能被再次利用。

桃树缺钙新梢顶端萎缩,新叶畸形,果实顶端褐枯。

(一)症状 桃树对缺钙很敏感。将桃苗种于缺钙营养液中,初症状是顶端生长减少。老叶的大小和正常叶相当,但幼叶较正常的小。叶色浓绿,无任何褪绿现象。后来,幼叶中央部位呈现大型褪绿、坏死部位,侧短枝和新梢尤为明显。在主脉两边组织有大型特征性坏死斑点。老叶接着出现边缘褪绿和破损。后叶片从梢端脱落,发生梢端顶枯。在控制营养条件下,桃叶早出现缺钙症状,而钾和镁的含量是比较高的。 果园缺钙可削弱桃树根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幼根的根尖生长停滞,而皮层仍继续加厚,在近根尖处生出许多新根,严重缺钙时,幼根逐渐死亡,在死根附近又长出许多新根,形成粗、短、多分枝的根群。

(二)发生条件 当土壤酸度较高时,能使钙很快流失。土壤中即使含有大量的钙,且利于吸收时,如果氮、钾、镁较多,也容易发生缺钙症。

(三)防治方法 可在生长初期,在叶面喷施0.1%硫酸钙。

八、桃树缺硼症

桃树缺硼症是一种植物病症,土壤瘠薄、干燥或偏碱,以及土壤中含钙、钾、氮多时,桃树容易发生缺硼症。

桃树缺硼新叶小而黄,枯枝多,发生枯梢症

(一)症状(1)枝干:新梢顶枯,并从枯死部位下方长出许多侧枝,呈丛枝状。枝干流胶,冬季易死亡,树皮粗糙,萌芽不正常,随后常变褐枯死。

(2)叶片:幼叶发病,老叶不表现病症。初期顶芽停长,幼叶黄绿,其叶尖、叶缘或叶基出现枯焦,后期病叶凸起、扭曲甚至坏死早落。新生小叶厚而脆,畸形,叶脉变红,叶片簇生。

(3)花:花期缺硼会引起授粉受精不良,从而引起大量落花,坐果率低。

(4)果实:有2种类型:一种是果面上病斑坏死后,木栓化变成干斑;另一种是果面上病斑呈水渍状,随后果肉褐变为海绵状。病重时有采前裂果现象。

(二)防治方法

避免过多施用石灰肥料和钾肥。缺硼时在萌芽前、花前或盛花期喷布0.1%-0.2%硼砂,也可在幼果期喷施,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2-3次。硼肥也可与波尔多液或尿素(0.5%浓度)配合成混合液进行喷施,特别是砂壤土,硼素缺乏症容易表现,应该引起注意。

九、桃树缺镁症 

(一)症状:桃树缺镁,老叶发病,幼叶一般不发生。多在果实膨大期开始表现症状,而在生长初期很少表现。发病初期,老叶叶缘和脉间出现浅绿色水渍状斑点,斑点逐渐扩大为紫褐色坏死斑块,叶脉及其附近组织仍保持原有绿色,有时叶尖和叶基也维持绿色。发病后期,病叶卷缩早落,并由新梢下部向中上部发展,终只在梢尖附有少数幼叶。茎细,花芽少,果些易落。

(二)脉间均匀黄化,叶脉绿色,易在果实着生部叶片发生。

(三)发生原因:土壤偏酸、偏碱、干燥,有机肥不足,以及施用钾、钠、磷、氮等肥料过量时,都易引起油桃缺镁症。

(四).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2)避免一次施用过量的氮肥和钾肥。

(3)缺镁严重时,结合秋施基肥,混施钙、镁、磷肥。

(4)生长季缺镁,可进行叶面喷布硫酸镁100~300倍液。

本文来自:中国宗富桃树苗产业网,网址:http://www.taoshumiao.com.cn,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宗富桃树苗产业网

欢迎您点击观看

宗富果业——榜样的力量

诚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