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宗富动态NEWS
联系我们

蒲 强 159 2866 6163(微信同号)
李 强 159 8231 6191(微信同号)

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桃树苗果裂核的成因及预防

点击数:   录入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桃树苗果裂核的成因及预防

一、桃果裂核的品种、症状及危害

1、桃果裂核品种:早、中、晚品种都有,我示范场其中以中、晚熟品种为严重。如未央二号、加纳岩、松森早生、红清水、负五、濑户内等。

2、桃果裂核症状 

(1)、发病果外部症状:不正常早熟,果大而轻,严重时裂口从果柄着生处开裂,外果皮底色为病状黄绿色。沿果子中线掰开,果肉带丝状果胶,肉质松软,细胞间隙大,味淡,水分少,甚至带苦涩味。

 (2)、发病果内部症状: 果核沿中线开裂,核外皮发育不完全,核纹不明显,松脆易破,核仁小而秕,形成不了子叶,有些呈白色胶水状。严重时核仁内皮呈黑褐色并易感染灰霉菌,形成丝毛状菌丝体。

3、桃果裂核的危害 危害较重的品种﹙未央二号、加纳岩等﹚,第一天采收80为病果,第二天采收的30﹪为病果,第三天采收的10﹪为病果,以后逐渐减少。这些果子由于外观和口感差,从严格意义讲,均不能成为商品果。因而,商品果率大大降低,成为制约桃优质精品栽培的一大技术问题。

二、桃果裂核问题的原因分析

桃果裂核属生理病害,并伴有真菌性病害,一般发生在两个时期: 一是在果核尚未木质化时,即果实第一次迅速膨大期细胞分裂期,发生在核的内层部分。二是硬核期时发生。裂核使胚与核脱落,从而使胚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而退化。

1、品种特性是裂核的重要原因 早熟品种特别是春蕾,在核未完全木质化时,果实即开始迅速生长,较易发生裂核。裂核果大部分能成熟,但商品性差。中熟品种未央二号、加纳岩裂核现象比较普遍,果实不能正常成熟,顶部容易提前软化。 大果型品种的特大果实,其养分水分输送急剧变化,导致果实细胞迅速分裂增多,单个细胞快速吸水膨大,对尚未发育成熟的核造成挤压而裂核。另外由于果肉厚,靠核处果肉和核局部缺氧,代谢紊乱,厌氧呼吸,产生的中间有害产物,造成核和果肉细胞中毒而裂核。

2、叶果比是形成裂核可疑因素 如果叶果比过大,当空气干燥时,叶面蒸发大量水分,果实营养过剩,也易造成裂核。

3、栽植区域的土壤环境诱导因素 通过调查分析,凡是土层薄、含沙量大的园区果实,裂核现象较为严重,土层较厚、含沙量小的园区同一品种裂核较轻。这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异有很大的关系。

4、生产管理技术措施不当是桃果裂核的关键因素 在硬核期,凡促进果实快速增长的处理和措施易引起裂核。 如过早疏果,疏果量过大,大量灌水,施肥量过足或养分不全﹙缺钙等﹚,营养生长过旺,主干、大的枝组和挂果枝人为造伤、病虫危害等。

5、气侯变化是裂核的特殊原因 硬核期气侯急剧变化对桃果裂核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实硬核期雨水过多或干旱高温,桃树营养生长与果实生长极不协调,造成部分年份桃果裂核严重。 桃果实生长发育属双“s”型。其发育经历细胞分裂期、硬核期、单个细胞吸水快速膨大期。果实成熟前内部理化性状的变化是随着果实生长的各个时期而变化。果实所含全糖量不断增加,生长初期还原糖多于蔗糖,进入完熟时﹙第三期﹚,蔗糖大大超过还原糖,而成为主要成分。由于裂核病果,发育尚未完成,果实内还原糖占主要成分,因而风味淡,水分少。易引起种子霉烂而降低其商品价值,不耐贮运,不宜制罐加工。

三 、桃果裂核的防治对策

鉴于桃果裂核问题危害很大,找出病因后即可对症下药,生产上应科学供应肥水,控制旺长,,及时调节枝叶生长,调节叶果比,尽可能减少骨干枝病虫危害和人为造伤等。以消除或减少造成裂核的因素。

1、科学施肥

 (1)、多施有机肥,尽可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加磷、钾肥,控制氮肥施量。 

(2)、大量元素肥料N、P2O5、K2O和微量元素Fe、Zn 、Mn 、Ca等合理搭配,尤其是增施钙素微肥。

 (3)、加强叶面喷肥,以复合肥和微肥为主。

2、合理灌水

(1)、桃硬核期,在水分够用的情况下:判断标准,20厘米深土壤手握成团,松手不散开,即为水分够用,应控水。

 (2)、遇连阴雨天气,应加强桃园排水。

(3)、推广滴灌,喷灌和渗灌技术,尽可能减少大水漫灌。


本文来自:中国宗富桃树苗产业网,网址:http://www.taoshumiao.com.cn,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宗富桃树苗产业网

欢迎您点击观看

宗富果业——榜样的力量

诚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