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宗富动态NEWS
联系我们

蒲 强 159 2866 6163(微信同号)
李 强 159 8231 6191(微信同号)

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来说说我国桃树苗悠久的栽培历史

点击数:   录入时间:2017年11月7日

来说说我国桃树苗悠久的栽培历史


桃树苗(Amygdaluspersica)属蔷薇科桃属,原产于我国西北的甘肃、陕西、西藏东部和东南部高原地带等地区,后经“丝绸之路”引种到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于寒温带、暧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桃在我国分布亦较广,主要产区是山东、河北、北京、陕西、山西、河南、甘肃、浙江等省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的甘肃省和陕西省至今还分布着大量的野生桃树,主要种类包括山桃(A.davidiana)、甘肃桃(A.kansuensis)、新疆桃(A.ferganensis),在我国西南的四川和西藏则分布着光核桃(又名西藏桃A.mzVa)等。

祧子在古代被列为五果之首(桃、李、杏、枣、栗),是我国古老树种之一,也是我国利用早的果树之一。距今约8000〜9000年的湖南临澧胡家屋场、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及江苏海安青敦、河南新郑蛾沟北岗新石器遗址都出土过桃核,甲骨文的果字很可能是桃的本字,栽培起源很早,人工栽培至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古书有《诗经》、《山海经》、《管子•地员篇》,以后《尔雅•释木》、《初学记》、《本草衍义》、《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群芳谱》等书,又从不同角度对桃品种类型、生长特性、适栽地域、加工方法、医药应用等方面做了阐述,为现代桃栽培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古籍《诗经》、《尔雅》等书中已有桃的记载,其中《诗经•魏风》中有“园有桃,其实之散”,清楚地表明桃在当时的魏国(今山西南部安邑附近)是栽培的果树。

《诗经•国风•周南》有这样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賛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对桃的花、果实的神态作了很生动的刻划,说明桃这种果树是周朝洛阳一带的居民所非常熟悉的;在《诗经•召南》中有“何彼穠矣,华如桃李”,表明当时渭水流域一带的人们已把桃花当作重要的观赏对象;在《卫风》中则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大雅•抑》中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就是后人浓缩为“投桃报李”成语的由来。后两首诗表明中原等地区的人们已经把桃当作往来的重要礼品。桃和李、梅、杏、枣被《礼记》同列为祭祀的“五果”,因而也被作为随葬品,各地的战国和汉墓中经常发现桃核。从《诗经》记载“园中有桃”,“有蔷其实”,可知当时开始已有人工栽植,且结实繁多。

我国另一古老文献《夏小正》中也有桃的记载。其一是在《夏小正•正月》的物候中有“梅、杏、祂桃则华。桃,山桃也”的记载;另一是《夏小正•六月》有“煮桃”、“桃也者,祂桃也;祂桃也者,山桃也;煮以为豆实也”的记载。夏纬瑛先生考证此桃不是野生的山桃,而是家桃,桃树苗价格,“煮之以为桃脯”。河北省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出土了2枚外形完整的桃核和6枚桃仁。桃核呈椭圆形,较扁,核的表面有皱纹和沟纹,顶端尖,基部扁圆,中央有果柄脱落后的症痕。桃仁灰白色,呈摘圆形或长卵形,长10〜15毫米,宽8〜13毫米,横断面呈扁圆形。种皮薄,破碎后现出黄白色种仁。经鉴定,与今天的栽培种完全相同,可作为《夏小正》记载中所煮的桃是家桃的旁证。从书中“囿有见杏”可以判定杏是栽培的果树,将桃与杏并列,桃很可能也是栽培的果树。而且由于它很常见,所以被人们当作物候观测的对象。关于《夏小正》产生的年代,现在还不能肯定。夏纬英先生推测有可能产生于夏朝末年,他的这种说法曾得到某些历史学家的赞同。另外有学者认为,从天象的角度看,《夏小正》应是一部从夏至周都可以用的历法。这说明夏讳英的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他的推测成立,那么桃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就在四五千年以前。

桃树逐渐从我国传播到亚洲周边地区,向西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从波斯传入西方,桃的拉丁名称Persica意思就是波斯,从那里继续传到欧洲各国。公元前4世纪传到希腊,晚些时候传到意大利,在16世纪至17世纪随着开拓者们到了美洲大陆。世界各地桃的祖先是中国,中国对世界桃的贡献与影响是巨大的,如“上海水蜜”的输出,改变了世界桃的品种组成,提高了桃的果实品质,增强了桃的抗病性。


本文来自:中国宗富桃树苗产业网,网址:http://www.taoshumiao.com.cn,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宗富桃树苗产业网


欢迎您点击观看

宗富果业——榜样的力量

诚招代理